这段(duàn )时间我疯狂改车,并且和朋友开了一个改车的铺子。大家觉得还是(shì )车好,好的车子比女人安全,比如车子不(bú )会将你一脚踹开说我找到(dào )新主人了;不会在你有急事情要出门的时(shí )候花半个钟头给自己发动机盖上抹口红;不会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对(duì )你说我正好这几天来那个不能发动否则影(yǐng )响行车舒适性;不会有别的威武的吉普车擦身而过的时候激动得到(dào )了家还熄不了火;不会在你激烈操控的时(shí )候产生诸如侧滑等问题;不会要求你三天两头给她换个颜色否则不(bú )上街;不会要求你一定要加黄喜力的机油否则会不够润滑;不会在(zài )你不小心拉缸的时候你几个巴掌。而你需(xū )要做的就是花钱买她,然后五千公里保养一下而不是每天早上保养(yǎng )一个钟头,换个机油滤清器,汽油滤清器(qì ),空气滤清器,两万公里(lǐ )换几个火花塞,三万公里换避震刹车油,四万公里换刹车片,检查刹车碟,六万公里换刹车碟刹车鼓,八万(wàn )公里换轮胎,十万公里二手卖掉。
我当时(shí )只是在观察并且不解,这车为什么还能不报废。因为这是89款的车。到现在已经十三年了。
他们会说:我去新(xīn )西兰主要是因为那里的空(kōng )气好。
我喜欢车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赛(sài )车这个东西快就是快,慢就是慢,不像所谓的文艺圈,说人的欣赏(shǎng )水平不一样,所以不分好坏。其实文学这(zhè )个东西好坏一看就能知道,我认识的一些人遣词造句都还停留在未(wèi )成年人阶段,愣说是一种风格也没有办法(fǎ )。
如果在内地,这个问题(tí )的回答会超过一千字,那些连自己的车的(de )驱动方式都不知道的记者编辑肯定会分车的驱动方式和油门深浅的(de )控制和车身重量转移等等回答到自己都忘(wàng )记了问题是什么。
说完觉(jiào )得自己很矛盾,文学这样的东西太复杂,不畅销了人家说你写的东西没有人看,太(tài )畅销了人家说看的人多的(de )不是好东西,中国不在少数的作家专家学(xué )者希望我写的东西再也没人看,因为他们写的东西没有人看,并且(qiě )有不在少数的研究人员觉得《三重门》是(shì )本垃圾,理由是像这样用(yòng )人物对话来凑字数的学生小说儿童文学没(méi )有文学价值,虽然我的书往往几十页不出(chū )现一句人物对话,要对话(huà )起来也不超过五句话。因为我觉得人有的(de )时候说话很没有意思。
在做中央台一个叫《对话》的节目的时候,他们请了两个,听名字像两兄弟,说话的(de )路数是这样的:一个开口(kǒu )就是——这个问题在××学上叫做××××,另外一个一开口就是——这样的问题在国外是××××××,基本上每个说话没有半个钟头打不住,并(bìng )且两人有互相比谁的废话多的趋势。北京台一个名字我忘了的节目(mù )请了很多权威,这是我记忆比较深刻的节(jiē )目,一些平时看来很有风(fēng )度的人在不知道我书皮颜色的情况下大谈(tán )我的文学水平,被指出后露出无耻模样。
还有一个家伙近视,没看(kàn )见前面卡车是装了钢板的,结果被钢筋削(xuē )掉脑袋,但是这家伙还不依不饶,车子始终向前冲去。据说当时的(de )卡车司机平静地说:那人厉害,没头了都(dōu )开这么快。
第二是善于打(dǎ )小范围的配合。往往是三个互相认识的哥(gē )儿们,站在方圆五米的一个范围里面,你传我我传他半天,其他七(qī )个人全部在旁边观赏,然后对方逼近了,有一个哥儿们(这个哥儿们往往是站得最靠近自家大门的)支撑不住,突然想起来要扩大战线,于是马上醒悟,抡起一脚,出界。
在以后(hòu )的一段时间里我非常希望拥有一部跑车,可以让我在学院门口那条道路上飞驰到一百五十,万一出事撞到我(wǒ )们的系主任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。
請(qǐng)收藏我們的網(wǎng)站:www.oceansidehomesource.comCopyright ? 2009-2025